夏天的蚊子不仅嗡嗡叫得让人睡不着查查配配资,被咬一口还可能带来大麻烦。最近医院接连收治了几位患者,都是被花蚊子咬后突然高烧、关节疼得直不起腰。医生一看就警惕了:这可能是基孔肯雅热!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。被带病毒的蚊子咬一口,病毒就会悄悄进入身体。这种病的名字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 “Chikungunya”,意思是“弯曲”。因为患者会被关节剧痛折磨得身体弯曲,手不敢抬、腿不敢动,疼痛难忍。最早在1952年于非洲发现,现在在东南亚、美洲的热带地区广泛存在,我国南方夏天也常有输入病例。
感染基孔肯雅热后通常3-7天内会出现以下症状:高烧不退,体温可达39-40℃;关节剧痛,手、脚、膝盖等关节对称性疼痛,影响日常生活;皮疹红包,身上出现密密麻麻的小红疹子,痒得厉害。虽然基孔肯雅热很少致死,但老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特别注意,可能出现心肌炎、神经问题等重症。
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基孔肯雅热,应尽快去医院检查。医生会询问流行病学史,并通过两种检查确诊:发病一周内查病毒核酸,快速揪出病毒;发病一周后查血清抗体,看身体是否产生抗敌部队。早发现早处理,能少遭不少罪。
目前基孔肯雅热既没有特效药也没有预防疫苗,防蚊是关键。具体措施包括:
断蚊子“口粮”,清积水。花蚊子喜欢在积水里产卵,家里的花盆托盘、空调接水盘等只要有积水都是蚊子的“育儿房”。每周必须翻盆倒罐,彻底清除积水,还可以撒点食盐,防止蚊子幼虫存活。
个人防护做到位,出门穿长袖长裤,裸露的皮肤涂驱蚊剂,认准含避蚊胺(DEET)的产品,喷一次能管4-6小时。傍晚蚊子最活跃时尽量避免去草丛、河边,非要去就戴个驱蚊手环。
家里设“结界”,晚上检查纱窗是否有破洞,空调房可以不用蚊帐,但老人小孩最好挂起来。床边放电蚊拍,听到蚊子叫声立即处理。小区楼道、绿化带可以让物业定期喷杀虫剂,从源头减少蚊子数量。
万一中招了,记住“三不三要”:不擅自吃退烧药,尤其是阿司匹林,可能增加出血风险;不硬扛着不就医,关节疼到影响生活一定要及时看医生;不串门乱溜达,虽然不会人传人,但可能被蚊子咬了再传染给别人。要多喝水多休息,发烧时用温水擦身体物理降温;要遵医嘱吃止痛药,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都能缓解关节痛;要保持心情放松,多数人几周后就能康复,不会留下后遗症。
现在正是基孔肯雅热高发期,花蚊子到处嗡嗡转查查配配资,千万别掉以轻心。记住:防住蚊子就是防住基孔肯雅热!把家里的积水清理干净,出门前喷好驱蚊剂,就能安安稳稳过夏天。觉得有用就转发给身边怕蚊子的朋友,一起远离这“致残蚊子病”。
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