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落实山东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实施“金融畅通工程”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提升“互联网+不动产抵押登记”的服务水平,支持金融业更加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山东省征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山东征信”)联合山东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省数遥院”),在省自然资源厅、省委金融办、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的共同指导支持下,通过建立全省不动产登记与抵押贷款业务政银协同联办(以下简称“不动产政银联办”)机制,构建全省不动产政银联办系统,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业务的高效对接。据了解,截至2025年4月中旬,全省已政银联办1808笔业务、融资金额13.83亿元,对接完成全省136个区县、173个登记机构、80余套登记系统,并在济南、泰安等13个地市实现业务落地,与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、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、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、济宁银行等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加快全省覆盖推广。
强化部门协同合作,共享管理数据。通过山东省不动产登记“一网通办”平台与山东征信运营的山东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对接,实现各不动产登记机构、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。各部门建立数据交换制度,确保不动产登记信息、抵押贷款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更新,从而提升业务办理效率。通过这种方式配资365之家,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与全省170余个不动产登记机构、80余套登记系统实现对接,无需再单独与各地市的登记系统分别对接,极大减少了系统间对接工作量。
优化重构业务流程,提升办理效率。在政银联办流程中,客户只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系统内提交抵押登记材料与信息,经不动产登记机构在线审核通过后,即可完成不动产抵押登记。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、制证成功后,抵押登记结果信息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可由业务联办系统主动推送到银行系统,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实时更新抵押登记结果,实现押品自动入库,提高抵押业务效率。此外,系统建设完成后,相同的客户信息、合同信息,只需要录入一次,便能在客户准入、信贷审批、合同制作、抵押办理、贷后管理等环节实现信息共享。
构建风险防控体系,提升抵押贷款安全性。系统支持对不动产状态的核验,获取不动产登记最新信息,有效防范已抵押、已冻结、已查封不动产办理抵押登记贷款等情况的发生。抵押登记业务办理完成后、贷款实际发放前,可对不动产抵押登记情况再次验证,切实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。
不动产政银联办机制的建立实施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一是办理效率提升,通过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,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对接效率显著提升,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,客户满意度提升。二是防控能力增强,通过系统的风险防控体系,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更精确地掌握不动产状态信息,有效防范抵押贷款业务中的潜在风险,从而提升整体安全性。三是多方协同合作,建立了横向紧密协同、纵向深度贯通的政银联办高效合作机制,进一步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抵押的便利性和企业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有效优化了不动产抵押登记领域营商环境。
据山东征信相关负责人介绍,未来,山东征信将继续深化不动产数据要素在金融领域的融合应用,推动不动产抵押金融协同服务与风险防控模型应用研究,进一步优化和推广政银联办业务模式,对全省范围内不动产领域数据要素进行充分挖潜,提升金融机构抵押服务的便利化和规范化水平。同时,山东征信将以山东省不动产登记等数据资源为基础,依托山东省数据开放实验室机制,综合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制定相关标准,规范金融机构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业务协同,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、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,深化不动产登记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效。
(山东省征信有限公司供稿)配资365之家
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